樂樂文學網 > 都督請留步 > 第384章 沒那么簡單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書中姓蔡的女人,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前有被擄劫到匈奴,后被曹操換回的蔡文姬,后有關鍵時刻葬送荊襄的蔡夫人。

  如今,正當劉益守和蕭詧“談妥”了在壽陽起兵勤王,護送蕭詧入建康的事情以后,有個人站出來橫插一杠,堅決不同意此事!

  那個人便是已故前太子蕭統的正室,蕭詧法理上的母親,曾經的太子妃蔡氏!嗯,現在要叫太后了。

  看起來蔡氏像是在無理取鬧,劉益守卻一眼看出對方的私心來。長子蕭歡乃是蔡氏嫡出,三子蕭詧反而是妾室龔氏所生,過繼到她名下的。

  如今蕭歡乃是長子,又是嫡出。憑什么蕭歡不當太子,讓蕭詧來當?廢長立幼甚是不妥!

  蔡氏認為劉益守雖然勤王是“一片真心”,但仍然有自己的打算。廢長立幼,難道劉益守這么做不是為了更好的控制皇帝?

  況且,蕭統還有次子名叫蕭譽,喜愛兵事,被蕭衍封在僑置的河東郡,也就是劉益守前世所在的松滋、枝江等地,正好位于江陵的西邊。

  蕭譽只通武備不通政務,自幼便不是當皇帝的料,蔡氏也不指望蕭譽能當太子。總之還是要從蕭歡與蕭詧二人之中選其一,然后讓蕭譽來輔佐。

  “劉都督,此番您冒險前來襄陽,傳達先帝的遺詔,哀家母子亦是非常感激。至于勤王討逆,為先帝討回公道,讓兇手伏法,這也是應有之意。

  而今,既然要立太子,按照禮法,無論立嫡還是立長,都應該是江陵王蕭歡為先。哀家已經命人招江陵王前來襄陽一敘,都督何不等見面后,再行定奪?”

  書房里,蔡氏這番話已經不是在“拉偏架”了,而是明白無誤的告訴劉益守,除非立她親兒子蕭歡為新帝,她才會支持起兵勤王!

  否則沒得談,蔡氏亦是不會用愛發電,去支持養子當皇帝。

  如果你有個兒子,同時還有個養子,兒子比養子大了好幾歲,那么你會支持養子去當皇帝而不讓自己的兒子去么?

  換位思考,其實劉益守也很理解蔡氏的想法,換了他在那個位置,只怕選擇也會一樣。然而如此一來,已經把自己當皇帝一樣的蕭詧,會如何作想?

  蔡氏想得很遠,假如蕭詧當了皇帝,那么蕭歡極有可能會死于“意外”,畢竟,又是嫡子又是長子,對皇位的威脅太大,還是死了更好。

  在皇權面前,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算什么?相反,蕭歡當了皇帝,誰都不用死,按禮法來就行,相安無事便是了。

  此時此刻,蕭詧的心就如同從高空中急速墜落后摔在地上一般。他低著頭,漲紅了臉,雙手緊緊捏著衣袖,卻又一句話也不敢說。

  成也禮法敗也禮法。借著禮法的名頭,蕭統一脈才能搭上劉益守的“快車”,要不然,這位大都督換個“叔叔輩”的宗室去投效豈不美哉,哪里輪得到蕭統的后人呢!

  然而正因為是要遵循禮法,那么蕭歡比蕭詧更有機會繼承皇位,不,應該說除非蕭歡死去或者病得不能理事,否則蕭詧一點機會也沒有。

  對此劉益守亦是很無奈,他此行能達成目的,根基就在于“禮法”二字。如今總不能自己打自己臉,拋棄禮法一說,提什么“立賢不立長”吧。

  要是那樣,把蕭正德扶上那個位置不是更妙么?

  “太后,現在梁國大亂,需要有人站出來收拾局面。這一點,太子一脈當仁不讓。這件事情是大是大非,不能推脫,否則有負先帝所托。

  如今湘東王蕭繹對荊州虎視眈眈。太子一脈,究竟誰能繼承帝位,需要早點作出決斷了。”

  劉益守雙手攏袖對著蔡氏一拜,等待著對方的回答。

  “此事,我們確實是責無旁貸,這一點劉都督說得沒錯。”蔡氏慢悠悠的說道。她反對的,自然不是她的兒子入建康登基稱帝。

  亂局開啟,不是你想避開,就能夠避開的。身份決定立場,蕭統后人的身份就已經決定了,他們必須要去爭一爭,不爭就是死!

  更何況,蕭統死后,府里從蔡氏到各皇孫,都是想著能夠重新“回歸正軌”。如今機會來了,蔡氏很明白,就算自己不同意,幾個兒子也一定會同意的。

  “不如等江陵王(蕭歡)到了以后,再商議此事也是不遲。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既然決心要撥亂反正,那立誰為太子,誰最后登基,必須先定好了,不可朝令夕改。”

  蔡氏肅然說道,意味深長的看了蕭詧一眼。蕭詧不敢跟她的目光對視,低下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如果是自己的事情,蔡氏本不是好強之人,或許忍忍也就算了。哪怕是陪其他的男人睡覺,也不就是那么回事么?

  可現在的局面事關自己親子,養子,還有整個蕭統一脈的前途,說什么也要為親兒子爭一爭。她明白蕭詧很有可能已經跟劉益守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協議”,只不過說好了又能怎么樣?

  只要她不點頭,蕭歡不點頭,那么依舊是名不正言不順!蕭統一脈后人都不齊心,蕭詧拿什么去爭取皇位?

  不得不說,到底是蕭統的正妃,還是有幾分政治素養的,能為親兒子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了。

  “那在下就在襄陽多叨擾幾天,無論如何,三天之后是最后期限,到時候必須要有一個結果。如今淮揚一帶烽火連天,時間不等人。”

  劉益守也不想跟蔡氏墨跡,蕭詧野心勃勃,將他立為太子自然是方便自己行動。蕭歡有些軟弱,到時候他若是瞻前顧后,處理起來很麻煩。畢竟,自己又不是扮演董卓一般的人物,吃相不能太難看了。

  但是這些說到底也不過是一件小事,說不定蕭歡與蕭詧二人矛盾激化,更有利于自己。劉益守已然定計,不想跟蔡氏過多去討論此事,一切等蕭歡到襄陽以后再做定奪。

  ……

  “這個蔡氏,到底是個什么意思啊?”

  在被安置小院落的書房里,四下無人,王偉壓低聲音詢問劉益守。蔡氏橫插一杠,讓王偉很不爽。一個婦道人家出來嘰嘰歪歪的,王偉恨不得踹蔡氏兩腳。

  “蕭統一脈,必須要有人待在襄陽重鎮,否則容易落人口實。我們帶一人去壽陽,另外的人就要待在襄陽。到時候,我有意讓獨孤信出鎮襄陽,你以為如何?”

  劉益守沉聲問道。

  襄陽重鎮那是不能交給蕭詧那些人來守護的,后患太多。到時候名義上是蕭氏后人在掌控,實際上襄陽的守軍劉益守打算直接掌控,不跟蕭詧他們講客氣。

  “獨孤信嘛,還好吧,沒太大問題。只要不是宇文泰就行。在下聽聞宇文泰幾個侄兒外甥對都督頗為輕視,時有逆反之言。倘若讓宇文泰來襄陽,只怕會有不測之事發生。”

  當初王偉單獨跟宇文泰共事過,直覺上就認為宇文泰是個老硬幣,餿主意很多。

  “這些事情,將來必然會處理的,倒是不急于一時。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宇文泰無過錯,反而處置他那幾個侄兒外甥,這不是自斷羽翼么?處理他很簡單,然而其他人會如何作想?”

  劉益守搖搖頭,斷然否決了王偉的看法。宇文泰出身頗高,家族在邊鎮曾經也是鎮將級別,自成一派已經是骨子里的傳統,難以被其他人所擺布。

  這樣的人,不是說你對他好,他在你危難的時候就會鼎力支持的。梟雄不會甘居人下,一旦時機適合,對方必然會獨立出去。這樣的人要用好,也要在他身上拴上鏈條控制住。

  “我這里不是武川鎮,宇文泰缺了根基,沒法一呼百應。還是那句,我們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行。想要在爭斗中獲勝,那就不能只想著給跑在后面的人使絆子,自身要跑得更快才行。”

  劉益守嘆息一聲說道。宇文泰是個不穩定因素,只要自己發展得好,他就不會亂動。一旦自己出現問題,那么宇文泰就會成為一個問題。王偉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只不過現在還不到時候而已。

  “主公,你說蕭詧會不會……”

  王偉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蕭氏一族的人,誰知道呢。

  劉益守無奈嘆息,攤開手表示自己亦是無可奈何。殺爹殺兄弟殺侄子什么的,在蕭氏一族里面都是屢見不鮮了。蕭詧哪怕對蕭歡下手,他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

  才過了兩天,蕭歡就風塵仆仆的趕到。襄陽與江陵都是水路發達,比陸地騎馬要快多了。蕭歡到了以后,劉益守和蔡氏便詢問他愿不愿意當太子,由劉益守護衛著前往建康登基。

  本以為這位懦弱的皇孫會一口拒絕,沒想到蕭歡想都沒想,就直接答應了下來。哪怕劉益守暗示此行會十分波折,建康周邊會有大戰惡戰,一旦失敗小命不保,他也沒有絲毫動搖。

  這讓眼巴巴望著蕭歡,希望他一口拒絕的蕭詧面色黑如鍋底,臉上的笑容僵硬,只要眼睛沒瞎的都知道他心情異常不爽。

  “如此,那在下便將先帝遺詔交給江陵王。請江陵王隨在下一同前往壽陽!”

  劉益守對著蕭歡雙手攏袖行了一個大禮說道。

  看對方如此鄭重,一時間蕭歡亦是有些不知所措。蔡氏在他耳邊嘀嘀咕咕半天,蕭歡這次回禮說道:“朕現在封都督為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領軍將軍,負責統帥所有勤王的隊伍。”

  這話跟之前蕭詧說的別無二致。

  “還有一事,蕭繹亦是要進軍建康,在下建議我們示弱,把江陵城讓給對方,這樣蕭繹說不定會先行一步去攻打建康,我們可以在壽陽先坐山觀虎斗。等他們打得精疲力盡了以后,再發檄文,將遺詔拓印下來散發到各州郡,號召州郡兵馬勤王。”

  劉益守也把之前跟蕭詧說過的話又再次說了一遍。

  蕭歡似乎有些緊張,強裝鎮定道:“一切大司馬可以自行處斷即可,朕……無有不允。”

  “還請陛下手書一封,派人送去巴陵郡。”劉益守提醒道。這個蕭歡,似乎不如蕭詧靈光。

  “好的好的,朕這就寫,這就寫。”

  蕭歡在蔡氏的無聲嘆息中,寫下了給蕭繹的信。在信中,蕭歡同意讓蕭繹接管江陵,作為支持對方發兵建康的“誠意”。但是其他的,那就不能再多了。

  信寫完,劉益守看了看,頗有文采。似乎這位蕭歡跟他父親蕭統一樣,技能點也都是點在了奇怪的地方。作為皇帝該有的技能,倒是一樣也沒有開發出來。

  “太后,如今大局已定,微臣這便護送陛下前往壽陽,在壽陽起兵勤王,去建康登基稱帝。還請太后也一路隨微臣移駕壽陽。”

  “哀家照辦便是,一切拜托大司馬了。”

  蔡氏心中隱約有些不安,卻又沒法再說出來。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

  正當劉益守悄咪咪的去荊襄接蕭統一脈的后人來壽陽,醞釀起兵的時候,梁國的動蕩終于拉開序幕。

  蕭范在歷陽的檄文,得到很多地方實力派的響應。坐鎮句容的南徐州刺史蕭淵藻,海陵郡郡守蕭淵明,還有許多地方的刺史郡守,都拒絕承認蕭綱繼承皇位的正當性,并提出要仔細調查先帝死因,并將朝廷的官員驅趕出當地,意圖不明。

  而三吳地區,響應蕭綱的人雖然多,但更多的人,則是默認什么事情也沒發生過,拒絕派遣部曲去建康周邊平叛。

  與此同時,蕭續的兵馬從江州(九江)出發,一路沿著長江向東高歌猛進,沿途城池皆不戰而降,大軍進逼石城(安慶)。

  支持蕭綱的韋氏,兵馬主要屯扎在重鎮合肥,一方面要監視劉益守大軍的動向,另一方面南邊的蕭范、裴之高等人還在負隅頑抗,不肯就藩。

  權衡再三,韋氏決定暫時不出兵歷陽,以免被劉益守偷襲。而替蕭綸負責堅守廣陵(揚州)的韋載,奇跡一般的擊敗帶兵從京口渡江的韋粲,在同室操戈中取得了勝利。

  眼見各地戰局不順,蕭綱想起來遠在閩浙剿滅叛亂的夏侯夔、蕭映等人。于是一紙令下,命夏侯夔和蕭映等人帶兵回建康勤王。另外大赦天下,廣封閩浙各地豪酋,并赦免他們叛亂的罪行。

  ……

  這天朝廷的詔書送到了永嘉郡的永寧城(溫州市),一直在密切關注建康周邊戰局的蕭映,將陳霸先請到了書房,二人商議對策。

  蕭映是蕭衍之弟蕭憺的嫡子,按道理說,皇位是跟他一點關系也沒有的。然而如今蕭衍遇刺身亡,各地烽煙四起。蕭映也動了小心思。

  哪怕做不成皇帝,往前進個幾步,操作得好,應該沒問題的吧?當初蕭齊時,蕭衍亦是不屬于皇族一脈,依舊是同姓不同宗,那蕭衍是怎么上位的呢?

  蕭映將許多人寫來的書信還有建康的詔令都放到陳霸先面前詢問道:“興國(陳霸先表字),你以為如何?”

  陳霸先不動聲色的一目十行將桌案上的信件看完,幽幽嘆息了一聲。

  “主公,現在亂局才剛剛開始,后面還有得折騰,不如靜觀其變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