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厚照大明 > 第三百零五章 厚往薄來
  這一日,又是早朝之時。

  身著常服的朱厚照腰桿挺得筆直,站于弘治皇帝御座的東側約莫半步許,雙目注視著丹墀前跪伏在地的文武百官。

  那些文臣武官向著奉天門前的弘治皇帝,先是一拜,然后三叩頭,口中高呼:“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文武百官行禮完畢重新分成兩列站于御道旁,不過片刻工夫,一名官員已從文臣班出列,卻是禮部右侍郎張俊。

  只見他朝弘治皇帝恭敬行禮,朗聲道:“臣禮部右侍郎鴻臚寺卿張俊謹奏:今日無進離京謝恩見辭官員,伏乞圣裁。”

  “奏事……”弘治皇帝微點了點頭。

  隨著張俊躬身行禮入班,一道輕咳聲從勛戚班響起。

  未幾,一名身形修長、容貌甚偉的,約莫四五十歲的男子手持一份文書,自勛戚班緩步而出。

  僅一二個呼吸間,他步走至御道之中,朝著奉天門前的弘治皇帝緩緩跪了下去,隨即展開手中那文書。

  只聽得他高聲說道:“臣大漢將軍駙馬都尉樊凱謹奏:去歲之末,臣奉旨會同錦衣衛,選侍值官旗將軍……”

  這名自稱“樊凱”的男子,字大振,河南安陽人。

  他出身雖不顯赫,卻于成化八年迎娶憲宗純皇帝之妹廣德公主為妻,為當今大明的駙馬之一。

  若以輩份來算,弘治皇帝還要稱這位樊凱一聲“姑父”。

  大明駙馬大多均出身平常,那也是明廷的慣常做法,自然是為了防止勛貴外戚干政。

  老朱在其所撰的《皇明祖訓》,就特意提到:“凡天子及親王、后、妃、宮人等,必須選擇良家子女,以禮聘娶,不拘處所;勿受大臣進送,恐有奸計……”

  故而,不僅大明的公主要嫁給平民,甚至皇帝和親王基本來說,也不能迎娶身份地位較高的文臣武官之女。

  在這份奏疏之中,樊凱提到,年前他奉旨會同錦衣衛指揮使牟斌等人,考察京師錦衣衛的將軍、校尉及力士等,如今經已考察畢云云。

  而于奏疏最后,他乞請弘治皇帝留下其中一千三百余名年青力壯的,須清退的則為七十余名年老有疾的。

  弘治皇帝只回應了一句:“朕已知曉。”

  樊凱甫一入班,卻是那位禮部右侍郎張俊再次出列,他手中亦拿著一份文書。

  須臾間,站于御道中的他,身軀往前一傾,雙膝便朝弘治皇帝跪下,朗聲道:“臣禮部右侍郎兼鴻臚寺卿張俊謹奏:

  海西女直之兀者衛都督黑干熊、馬英山衛都指揮速木哈,及納木河衛都指揮喇籠哈等,已各率眾抵至京師……”

  站在弘治皇帝旁邊的朱厚照聽得心中一動。

  張俊口中所說的海西女直,也就是后世所稱的女真部族之一。

  女真部族,在秦代以前叫“肅慎”,隋唐則為“靺鞨”,到遼時才稱作“女真”。其聚居活動的范圍大致是在后世所稱的東三省區域。

  大明立國之初,雖然殘元被驅逐至漠北,但其軍事力量仍不容小覷。

  為防止其卷土重來,老朱將明軍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抵御殘元的勢力上,而對聚居東北的女真部族則采取招撫之策。

  在大明招撫及諸多因素影響下,女真部落按聚居的區域不同大致分成三個部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及野人女真。

  但直至太宗文皇帝,大明對女真部族才開始施行勉強算作有效之治。

  永樂年間,大明在東北先后設立奴兒干都司,兀者衛、建州衛等衛所二百余,使得東北那大片區域在名義上基本納入大明國土。

  雖然在東北設立了大量的衛所,但大明幾乎沒有派駐一兵一卒,對女真各部族實行的是“以夷治夷”的羈縻政策。

  具體來說,就是明廷任命女真各部族的酋長擔任都督、都指揮、千百戶以及鎮撫等地方官員,由他們以大明官員的身份去管理各自的女真部族。

  當然,明廷會給任命的這些女真酋長頒發相應的誥敕、官印以及冠帶官服等。

  誥敕,即是類似后世的委任狀的文書,里面標注了明廷授予某酋長什么官職及等級為何。

  張俊朗聲宣讀的這份奏疏,其內容大致是海西女真的數個衛所的酋長,率領屬下攜帶了大量貂皮等物品以及馬匹已經到達京城乞請朝貢,乞請弘治皇帝定奪云云。

  皆因女真各部族在向大明朝貢后,朝廷還要對其撫賞和回賜,所涉及的資財可不會少,那就不是一部或一司可作主的,禮部自然只能奏請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聽得微點了點頭:“依舊例先行設宴款待。再著禮部派員,按擬定數驗其進貢方物如何。一一核驗后另行奏請,到時再作賞賜。”

  “臣僅遵皇命……”張俊聽得頓時高聲應道。

  朱厚照聽得嘴角卻不由得扯了扯。

  無論是藩國,還是周邊部族前來京城朝貢,大明對其施行的均是“厚往薄來”的奇葩政策。

  這奇葩的朝貢政策,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只要前來朝貢的,那么明廷定將大大賞賜,不讓朝貢者白來一趟。

  對于朝貢者,明廷甚為大方,除了大加賞賜各種物什外,還會專門賜宴、提供食宿,還有“伙食補助”等等,完全無須朝貢者使費一文一錢。

  對大明來說,接納這樣的朝貢絕對是“虧大發”的。

  大明自身就“一窮二白”,居然還敢負擔此類龐大的開支,那純屬是“打腫臉充胖子”之舉。

  見到朝貢能換到如此優厚的回報,為了得到更多經濟利益,各方前來大明“進貢”的人數和次數很快就大大增加了。

  如正統年間,瓦剌每年派往大明京師的朝貢人數就有二千余。為了應對瓦剌的朝貢,明廷相應的耗費竟達二三十萬兩之多。

  這僅僅為瓦剌一部的朝貢,若將眾藩國、女真等部族的朝貢計算入內,那么明廷的開支將龐大到何種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無奈之下,自正統后,明廷對各方入貢的人數和次數均作了大幅度縮減。

  但那樣的縮減可不得了,來自邊地的侵擾隨即頻起,此后,明廷就幾無寧日。

  最嚴重的一次,是瓦剌的也先就以朝貢受限為由,率兵進攻大同。

  而英宗睿皇帝在宦官王振的蠱惑之下,竟然親自率領那所謂的“五十萬精銳明軍”北上討伐也先,結果明軍幾乎全軍覆沒。

  在這“土木之變”中,英宗睿皇帝不僅被瓦剌的也先活捉作人質,連皇帝寶座也丟掉,直至七年后才僥幸得以復辟帝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