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我在明朝賺大錢 > 第670章 朕意已決
  “奇恥大辱!”

  暴怒的呼喝聲中,朱棣猛然一甩袍袖,將書案上的奏章、筆墨以及茶盞等物全都掃落在地,那原本黝黑的臉色已變得通紅,那雙不大的眼睛里似乎要噴出火來,胸口劇烈起伏,將那封所謂的“國書”撕扯成為碎片,呼呼的喘著粗氣破口大罵:“此等虜酋,竟敢欺朕,妄圖于我大明劃南北而治,奇恥大辱啊——”

  剛剛被朱棣撕碎的那封“國書”,就是西蒙古大汗本雅失里遞上來的。

  大明朝和西蒙古,其實早就有溝通交流的“官方渠道”:早在數年之前,這個本雅失里剛剛從分裂的窩闊臺汗國返回的時候,為了進一步分化西蒙古各部,大明王朝就和他建立了聯系,并且給出了一些賞賜。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在當時并不怎么起眼的“小人物”竟然會在短短幾年之內,一躍而成為西蒙古的“共主”,并且擺出了一副要再次統一蒙古各部的架勢。

  這封國書的言辭還是比較恭順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剛剛發生的戰爭實在是迫不得已,為了重新建立和大明王朝之間的友好關系,愿意釋放俘虜,并且賠償大量的金銀牛羊。同時還傳達出了“吾居于朔漠,明朝大皇帝陛下居于中國,愿彼此相安永修兩國之好,萬民安居樂意,豈不美哉”的意思。

  雖然西蒙古大軍剛剛消滅了明軍的十萬人馬,但這封“國書”的用詞還是非常考究的,甚至透著那么一點點的謙卑,帶總是意思卻只有一個:希望明朝承認我在北方的地位,我和大明才皇帝同為兩個大國的君主,如果你能承認這一點,為了實現兩國之間的和平,我愿意付出一些代價。

  讓朱棣承認他在草原上的統治地位,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如果朱棣真的答應了,大明朝的法統地位就會動搖。

  眾所周知,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法理基礎就是“驅除蒙元,恢復天下”,大明王朝就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礎之上。從法統上來看,現在依舊被蒙古勢力占據的草原,就應該是屬于大明疆域的一部分(至于有沒有實際統治那是另外一回事)。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絕不可能承認對方的法統,連一點點的可能都沒有。

  尤其是對方還要以平等的地位和大明王朝“和平共處”,不管他是不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再次統一草原成就鐵木真的霸業,明朝都不會承認的。

  “一個小小的虜酋,昔日還對朕稱臣,不過逞一時兵馬之快,竟然要與朕共治南北,真真的奇恥大辱!朕定要掃滅此賊!!!”

  “父皇息怒。”太子素來性情敦厚,即便是在朱棣“龍顏大怒”的情況下,也敢于用事實說話:“北伐是一定要北伐的,只是今歲的秋賦還沒有收取上來,國庫尚不充盈……以兒臣愚見,不如待到明年春夏之交再興大軍誓師北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是大明朝的秋賦通常都會等到第二年春季甚至是初夏時節,才會真正成為國庫里邊的資材。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尤其是北伐這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沒有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根本就想也不要想了。

  就在剛才,工部尚書楊榮也是同樣的論調——暫時不要北伐,他不僅是朱棣本人的“智囊”之一,同時還是太子的經史老師,無論怎么說都算是天子近臣了。但此論調一出,卻被朱棣罵了出去。

  現如今太子又說短時間內不具備大舉北伐的條件,朱棣卻并不是很生氣:因為太子沒有象那些文官那樣,說出“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的廢話,而是言之有物,從經濟的角度提出了反對意見。

  朱棣雖然性情操切,但卻不是那種不顧一切的糊涂蛋,他知道太子說的很對,但卻依舊不動聲色的看了看漢王朱高煦:“老二,你怎么說?”

  漢王之所以能和太子抗衡,最大的本錢就是一個“軍”字:漢王朱高煦的基本盤就在軍中,尤其是那些靖難功勛,基本都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按說漢王就應該極力贊成北伐才對,畢竟只有打仗他才有建功立業擴大實力的機會,但卻很罕見的表示出了和太子一致的看法:

  “兒臣以為,此次北伐之所以失敗,固然是因為淇國公輕敵冒進,以至喪軍辱師。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太過于倉促,種種準備嚴重不足,固有此敗。”

  “兒臣以為,當收斂一戰而競全功的操切想法,好好的沉下心來籌集糧草訓作士卒,治好在明年天氣轉暖之前,還不宜開戰。”

  這一次北伐慘敗,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一個公爵四個侯爵總共五個高級將領,而且還全都靖難功臣,全部戰死。

  這種程度的慘敗雖說還不至于動搖國本,但卻真的已經有點傷筋動骨了!

  雖然朱棣并不贊同漢王的說法,但卻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很對:哪怕單純從軍事角度考慮,短見內都不能開啟大規模的戰爭。最好辦法就是潛心發展默默準備,等積蓄足夠的實力之后,等到訓練出精銳的軍隊之后,再和對手開戰,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無論從經濟還是從軍事角度來看,至少在短時間內,都真的不適合輕啟戰端了。

  兩個兒子的觀點不能說不對,但朱棣卻感到很失望:因為這兩個兒子并不能體會自己的苦衷。

  這次北伐失利,是大明王朝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慘敗,一舉打破了洪武朝和建文朝對蒙古戰爭不敗的金身神話。無論是從輿論、民心還是單純從政治角度考慮,對于朱棣本人都是非常不利的。

  洪武皇帝朱元璋數次北伐,從來都沒有敗過。建文皇帝朱允炆時期,蒙古人也不敢這么囂張。大明還是那個大明,蒙古還是那個蒙古,怎么到了你朱棣的時候就敗了呢?

  這只能說一個問題:你朱棣本人的能力不行,說的更難聽一點就是無能!

  作為九五至尊的皇帝,被天下人質疑能力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失敗。所以朱棣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扳回一局,有一場輝煌的軍事勝利,來證明自己絕不是一個無能的皇帝。

  兩個兒子考慮到了經濟、軍事等等諸多層面,卻唯獨沒有考慮到朱棣本人的感受……

  有些事情,即便是親密如同父子,也是不方便直接說出口的,偏偏這些事情還絕對不能耽誤。

  沒有哪怕一點點的猶豫,朱棣就做出了決定:“朕意已決,百日之內再次北伐,朕要御駕親征,不破蒙古絕不收兵。”

  此話一出,不管是太子還是漢王全都傻眼了:即便是身為皇帝,也不是說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朱棣這么干,必然會招致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對。

  “父皇不可,此事應該從長計議。”

  當太子再次極力阻止的時候,朱棣確實感受到了他的忠心:正常情況下,若是皇帝御駕親征的話,太子理應監國——也就是說成為事實上的“見習皇帝”。

  對于太子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擴張實力培植勢力的絕好機會,但太子卻極力反對,足以證明他確實沒有什么野心,只是單純為了國家利益考慮。

  “兒臣不贊同父皇御駕親征……”

  當漢王同樣表示反對的時候,朱棣已經不想再聽他說下去了,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不必多言了……”

  朱棣要的就是“以天下侍一人”的局面,他覺得自己的利益和生前身后之名要比國家利益更加重要。

  視天下為棋盤,在朱棣看來就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應有的格局。

  就在這個時候,陳石基陳公公踩著小碎步,小心翼翼的走了過來:“陛下,這是漠北都司徐靜昌的奏報,沒有走部堂的流程,直接從司務司轉司禮監,奴婢以為緊要,特意呈奏御前……”

  朱棣拿起陳石基遞上來的書文,仔仔細細的看了又看,臉上的神色變得十分復雜,震驚、憤怒、欣喜等等表情交織在一起。

  太子和漢王根本就不知道徐靜昌的奏報上到底寫了些什么,只是看到朱棣的臉色漸漸變得柔和了許多:“這個陳長生,還是有點眼光的,只可惜他位卑言輕,淇國公又剛愎自用,不肯聽從他的建議,所以才會招致此敗。”

  “十萬大軍傾覆之際,竟然能帶著一營人馬突圍出來,還能和東線的徐靜昌匯合,必然是有些真本事的,朕當初沒有看錯人。”

  “還有這份再伐蒙古的陳情疏,也是言之有物,頗有些見識,比朝廷里頭那些空口大言夸夸其談的家伙們強的不止一點半點……”

  就好像是一個孤立無援的人終于找到了支持者似的,朱棣隨手就把那兩份奏疏分別交給了太子和漢王:“你們兩個也好好的看看吧,好好的體會一下來自前方將士的聲音……”

  直到這個時候,太子和漢王才知道了陳長生并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帶著一票人馬順利突圍,已經和東線的趙深、徐靜昌匯合了。根據奏報上的日期推算,現在的陳長生應該正在返回京城的路途之上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