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我在明朝賺大錢 > 第738章 祈福
  初升的朝陽就好像一盞渾圓的宮燈,噴薄出萬道金光,為高佛堂的琉璃瓦蒙上了一抹神圣的光輝。

  在數量眾多的皇家佛堂之中,唯有位于慈寧宮后面的這一座最為恢弘壯闊。因為當年的孝慈高皇后經常在此禮佛,故而被稱為“高佛堂”。

  今日的高佛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熱鬧,因為剛剛從龍興寺請來了好幾十位得道的高僧。

  龍興寺,又名皇覺寺,這座寺廟和大明王朝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想當年的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就是在龍興寺出家的,故而得名。

  一身盛裝的太子殿下雖然因為過分肥胖而行動不便,這個時候也早早的下了車馬,甩開在兩旁服侍的侍從,雙手捧著一匣寶經,鄭重其事的交到慧安神僧的手中:“這卷《金剛經》乃是我刺破手指用血書寫而成,唯愿母后能夠健泰安康。”

  《金剛經》號稱是“諸經之母”,最是妙用無窮。時常誦讀可以消災解厄,免受三災之苦,可以壽命悠長得無量功德,乃是祈福之時必然要用到的寶經。

  尤其這本經書還是太子用指尖血作墨書寫而成,足見虔誠之心,必然可以保佑皇后身體康健。

  慧安神僧雙手取了這卷金剛血經,納入到一尊一人多高的玲瓏佛塔之中。

  這個法號慧安的老和尚竟然沒有對太子行禮,完全就是因為此人的身份極其特殊,乃是永樂皇帝的“龍替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朱棣本人,所以根本就不用向太子行禮。

  眾所周知,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做過和尚,算是和佛門有緣。而且大明王朝國號當中的這個“明”本就和佛教有關,所以人們都說朱元璋是佛家子弟,這句話雖然不準,但也不算錯的太離譜。

  當再怎么和我佛有緣,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也不可能常伴青燈古佛,所以就找了一個替身代替自己去伺候神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龍替僧”。

  朱棣登基之后,當然要遵循這個“傳統”,他也有自己的“龍替僧”——就是眼前這位慧安神僧了!

  為了祈求皇后的病能夠盡快好起來,太子不僅書寫了血經,還親自主持這次“祈福大典”,又有龍替神僧為皇后誦經,想來一定能夠得到神佛的保佑吧。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囑諸菩薩,汝今諦聽……”

  在慧安神僧的誦經聲中,數量眾多的僧人紛紛齊聲唱誦,佛家梵唱之聲頓時連綿如海,高佛堂內外頓時一片肅穆莊嚴的景象,仿佛人間佛國一般。

  早已經沐浴更衣齋戒三日的太子手捧香燭,以前所未有的虔誠姿態邁步向前,一步一拜三步一叩,面色肅穆神色的拾階而上,來到寶殿之內,雙膝跪倒在巍峨莊嚴的金身佛像之前,喃喃祈禱:

  “祈諸佛之祥光,集四海之頌揚,唯愿曼陀雅華慈悲無量。求我母身康體健福壽安康,若又災厄,皆降臨于我輩身上,善信之人朱氏高熾者情愿應之……”

  希望漫天諸佛保佑我的母親身體健康,要是一定要降臨災禍的話,請把災禍降臨到我的身上,這樣的祈求之語,是何等的純孝,又是何等的感人至深!

  跪拜祈求之后,太子朱高熾又獻上了香筒、法物、供器等等禮佛之物,然后親手為所有的佛像披上了或是玄黃或是大紅的“佛裝”。

  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就到了最關鍵也最要緊的“添油祈壽”環節。

  佛像旁邊有一口巨大的銅缸,這口缸足足有四尺多高,光是直徑就有合抱粗細,里面裝滿了燈油,一根碩大的燈芯正燒的熊熊烈烈。

  按照故老相傳的說法,這盞“佛前燈”就是皇后的“本命燈”,只要燈火不滅,皇后就會壽數不盡。

  這當然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迷信說法,光是看一看這口大銅缸的個頭還有那滿滿的一缸燈油就可以看得出來,就算是燃燒好幾年也不會油盡燈枯,而且還專人不停的添加燈油,始終讓缸里的燈油保持滿的狀態,怎么可能會熄滅呢?

  雖然銅缸里的燈油幾乎就是滿的,但太子還得按照禮儀再給皇后添一點燈油——也就是增添一點壽數,以表示自己的孝心。

  作為一個在宮里干了這么多年的老太監,陳石基陳公公當然知道應該怎么做,當太子走向這口大的不像話的銅缸之時,他趕緊不動聲色的擺了擺手,立刻就有個手腳伶俐的小太監雙手捧著一個細瓷的纏枝蓮花盞走了過來。

  蓮花盞里邊裝滿了澄澈純凈的燈油——這是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只要獻給了太子,讓太子把這一盞燈油倒進那口大銅缸之中,這場為皇后祈福添壽的儀式就算是圓滿完成了。

  就在小太監把裝滿了等燈油的蓮花盞遞給太子之時,也不知是小太監沒有端穩,還是太子手滑,那蓮花盞竟然失手掉落,“啪”的一聲落在大銅缸的缸沿兒上。

  薄薄脆脆的蓮花盞瞬間摔了個粉粉碎碎,盞托掉落進銅缸之內,剛巧不巧的就砸在那根粗大的燈芯之上,登時就把“佛前長明燈”砸的熄滅了。

  這“佛前燈”就是皇后娘娘的“本命燈”,燈火亮則壽數延,燈火熄則壽數盡,太子殿下費心費力的舉辦祈福活動,還專門用自己的血書寫佛經,就是為了給皇后延壽的,卻弄出了這樣的意外變故……

  那個小太監早就已經嚇傻了,臉色頓時煞白如紙,“噗通”一聲跪倒在太子面前,磕頭如同雞啄碎米,不停的哀求著:“奴婢該死,奴婢該死,請太子殿下饒命,饒命啊……”

  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場面,一個個頓時呆若木雞,即便是經驗老道的陳石基,也一下子就愣住了。

  “砸滅了母后的本命燈火,你到底是什么居心?”太子那張肥肥胖胖的臉龐已經極度扭曲,就仿佛是一頭吃人的猛獸,惡狠狠的盯著這個小太監,恨不得當場把他撕碎然后連皮帶骨的吞下去:“就憑你這奴才的罪行,千刀萬剮誅滅九族都是輕的,拉下去,剮了……”

  太子此言不虛。

  好端端的一場佛前祈福活動,就這么毀在一個小太監的手中,太子殿下焉能不怒火中燒?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伴隨著一聲悠長的佛號,作為朱棣本人“替身”的慧安神僧終于開口了:“佛前清凈之地,應有慈悲之心,想來他也是無心之失,太子殿下若是起了殺心,必然引得諸佛不悅,還不如網開一面放他一條生路,也好上彰我佛慈悲之心,下顯皇后仁愛之念……活人一性命,勝造七級浮屠,善哉,善哉……”

  這個小太監在如此關鍵的節骨眼上,竟然砸滅了皇后的“本命燈火”,這樣的罪行就算真的千刀萬剮也不為過,而且合情合理誰也說不出什么來。但這畢竟是在皇家佛堂之內,若是妄起殺心,豈不是違了慈悲為懷的初衷?

  太子立刻就反應過來,在這神圣莊嚴的佛前,確實不能殺生見血。太子臉上的怒容雖然依舊沒有消退,卻已不再是剛才那副殺氣騰騰的模樣,他恨恨的盯著這個小太監,臉上的神態終于有了一點點緩和的跡象:“你的所作所為,本是必死,然在這諸佛面前,我也不好真的打殺了你。況且母后素來慈悲,想必也不愿意殺生隕命,看在慧安大師的面子上,就饒過你的死罪……”

  “奴婢多謝太子,多謝太子殿下饒命之恩……”連這個小太監自己都以為是必死的局面,想不到竟然撿回了一條命,雖然他很清楚的知道這事不可能就這么算了,畢竟是犯了大錯,就算是饒過了死罪,必然還有很多嚴厲的懲罰。但能夠活命就已經很不錯了,哪里還顧得上那么許多,只是一個勁的朝著太子磕頭,磕的腦門上一片烏青但卻渾然不覺……

  太子已經懶得再看他一眼,而是命人再弄了一根燈芯,重新將皇后的“本命燈”點起。

  雖然經歷了一場小小的風波,但這場佛堂祈福活動總算是結束了。

  太子的臉色非常非常的難看,在場的眾人全都知道太子的心情必然糟糕到了極點,誰也不敢說話,只是默默的跟在太子身后出了佛堂……

  當太子在兩個侍從的攙扶之下邁步走下臺階的時候,太子忽然扭過頭來,用意味深長的目光看了陳石基一眼,冷冷的說道:“陳石基,你辦的好差事!”

  雖然宮中有好幾個內廷總管,但這場祈福活動卻是由陳石基負責籌備的,而且那個惹禍的小太監又是他陳石基的手下,這事他必然是有責任的,至少也是個用人不當辦事不力的罪責。

  以前的時候,太子對宮中的太監,尤其是對陳石基這種有權勢的總管大太監,那是相當的禮遇,時不時的就給點賞賜什么的,每次都很客氣的以“陳公公”相稱。

  但是,這一次,他卻以“陳石基”相稱,冷淡的態度可見一斑。

  “是奴婢辦事不力,搞砸了祈福大典,還請太子殿下責罰。”

  “責罰?”太子冷笑的時候,連臉上的肥肉都在不停的顫動,雖然太子并沒有說什么狠話,但從他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都讓陳石基心驚膽寒:“你是父皇的奴婢,我又怎么敢責罰你呢?那犯下大錯的奴婢是你的人吧?你自己看著處理好了。”

  “是,奴婢一定重重的責罰這個不成器的東西。”

  “該怎么處理,那是你的事情,我可管不著。”

  冷冷的說完這句之后,太子就再也沒有看過陳石基一眼,就頭也不回的揚長而去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