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457章 遼南攻勢
  武定二年三月初八日,大齊軍隊在登陸,使遼南防線面臨土崩瓦解的危險,鑲藍旗旗主多次向沈陽求援,不等清國皇帝派來援兵,齊軍更猛烈的攻勢隨之到來。

  齊軍戰兵在艦炮掩護下,梯次向旅順南邊陣地發起進攻,以三輪排槍射擊,清軍則以漫天箭雨還擊。

  齊軍燧發槍射程遠在清軍步弓之上,然而清軍盤踞老鐵山,占據地利,鑲藍旗和朝鮮弓手們居高臨下,俯沖射擊。

  艾爾禮意識到自己難逃一死,索性孤注一擲,分出七八百步甲繞到近衛第一軍后方,準備從背后抄襲齊軍。

  左右兩路的齊軍夜不收發現清軍動向后,立即稟告各自主官。

  陳新、蒲剛立即率近衛第二軍、第三軍從老鐵山左右掩殺,可能是黃昏時齊軍戰兵的怒吼和光線在甲胄上的折射,擊潰了女真人的心理防線,也有可能是精度極高、射速極快的開原步兵野戰跑的火力摧毀了清軍戰線。總之,當陳新蒲剛合圍上來后,半年前還是所向披靡的清軍鑲藍旗,徹底崩潰了。

  剛剛沖到山麓小道上的真夷甲兵四散奔逃。兩個牛錄的清軍被殺死大半,幸好夜幕降臨,剩余的勇士趁著夜色逃回老鐵山。

  自此,老鐵山清軍再不敢輕易出擊。

  三月初十日,齊軍三路圍攻,攻克旅順,鑲藍旗旗主艾爾禮逃入金州。

  大軍休整兩日,十三日,繼續向金州進軍。

  金州的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旅順半島為渤海咽喉,而金州城為旅順口門戶。

  “其地自金州斜伸人海,形如卷心荷葉臥波,金州角則荷蒂也,從金州向西南,愈趨愈狹,至南關嶺而極,中寬不過六里,有若荷莖,為旅順后路要隘。逾南關嶺而西南,則地勢漸張,亙西南面東北,作三角形,山海依倚,磴道回旋,乃天然形勝。”(注釋1)

  此時駐守金州城鑲藍旗殘部早已風聲鶴唳,艾爾禮束手無策,只是讓各牛錄諸將:

  “齊賊來路,速即安置地雷、炸藥、據馬,堅守,勿輕與戰。”

  希望僅僅依靠地雷、碰雷等物阻止齊軍進攻,未免異想天開?

  十八日,齊軍前鋒開始在大沙河架橋,準備進攻金州,劉招孫派陳新率近衛第二軍一部、蒲剛率工兵及騎兵一部先發。

  一為搜索敵情,二為修理道路,為后面六萬大軍北上沈陽做好準備。

  二十二日,武定皇帝親率第一軍主力從貔子窩向金州進發。

  此時復州危如累卵,守軍不敢救援金州,齊軍從岔路到復州大道上的五十里堡警戒,以預防從復州來援之清軍。

  二十五日,第一軍先鋒第一營抵達金州外圍劉家店,與鑲藍旗殘部相遇。

  清軍本已在金州搶修防御工事,而齊軍突然奔襲,只好放棄尚未完成的工事向北逃竄。

  二十六日,陳新率近衛第二軍進至劉家店,從夜不收口中得知清軍在石門子高地構筑炮壘,其左右皆有步兵守御,于是決定以戰兵突襲。

  午時初刻,第二軍向鑲藍旗陣地發動進攻。

  陳新命令第二軍第一營攻擊大和尚山西北的清軍炮兵陣地,第二營自金州大道及其北方進擊。

  近衛第二軍各營漸漸進逼清軍炮壘,最后幸存的一千八百多名鑲藍旗殘部,此時已經退無可退(通往復州、沈陽的道路都被齊軍切斷),只得拼死一搏。

  二十六日申時,陳新命令第二軍集中全部火箭、步兵炮,對清軍炮壘覆蓋射擊半個時辰。

  占據地利的建奴藏身山嶺之間的坑道中,炮擊對他們殺傷很有限,等齊軍炮擊結束,清軍立即用紅衣炮大將軍炮猛烈還擊,弓手們沿著山脊線居高臨下射殺那些正在靠近的齊軍火銃兵。

  此時這支負隅頑抗的鑲藍旗殘部只剩一千人不到,他們的主子艾爾禮已經被火箭燒死,建州人知道武定皇帝絕不會放過他們,只得繼續做困獸之斗。

  清軍據守險地,一些弓手將弓箭射完后,就用石塊猛砸沖上來的齊兵,還有些清兵抱著火藥包滾入齊軍之中,和對方同歸于盡。

  第二軍傷亡陡然攀升,主官陳新親臨前線督戰,很快被流矢射中肩膀,匆匆包扎之后,繼續指揮猛攻。

  戰斗黃昏時分結束,石門子高地仍在鑲藍旗手中。

  據齊國史料記載:

  此戰“猶如轟雷閃電,彈彈相擊,硝煙競漲,激烈猛擊,尤為雄壯。然而,奴賊占據天險,由高壘俯射,我軍則由低處仰射,本來難易懸殊,而失地利之宜。遂停止左側的警戒,而轉移至金州大道與復州大道之間露營。時值晚上八時。”

  當近衛第二軍與鑲藍旗鏖戰之際,武定皇帝率領的第一軍主力終于抵達金州關家店附近。

  佛朗西斯科、東方祝、第一軍參謀等人皆登上山頭,跟隨皇帝一起了解戰況。劉招孫從復州大道迂回到乾家子,沿途觀察建奴防御配置。

  這時已是黃昏時分,第二軍哨馬狂奔而來,向皇帝匯報石門子高地戰況,當聽到說第二軍傷亡已到三百人時,劉招孫勃然大怒:

  “陳新在哪里!鄧長雄的主力兵團,交到他手里就成了發面團,三四千人打兩千個建奴都打不下來,回去告訴他,今夜攻不下石門子,朕就要他的腦袋!”

  佛朗西斯科見龍顏大怒,在旁邊低聲勸道:

  “神圣的大齊皇帝,恕臣直言,在這種地形上構建的堡壘,比歐洲最堅固的棱堡都要堅固,正面進攻難度恐怕會很大。”

  佛朗西斯科在招遠經歷一番“磨礪”后,對生命、對宇宙有了更深刻認識,對皇帝更加忠心耿耿。

  傳教士現在不僅是劉招孫的大祭司,還是皇帝身邊首席歐洲事務顧問,后來齊國“武帝之鞭”計劃,也是出自佛朗西斯的手筆。(注釋2)

  消滅建奴朝鮮后,武定皇帝很快就要對付歐洲列強,弗朗西斯科早年游歷歐洲各國,軍事素養也算不錯,通過此人來了解對手再合適不過,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劉招孫沒有遷怒佛朗西斯科,他將目光投向烽煙四起的遼南大地,望著眼前連綿不絕的山巒,忽然開口道:

  “敵人在金州大道,復州大道的防御較為薄弱。可以拊敵之背”。

  雖金州路近傍,清兵寡少,其位置頗要沖,其金州街道通劉家店、石門子間,即來往其谷底,小山脈多橫其左右。我兵為敵所瞰制,恐不便利。”

  于是命蒲剛率一支隊與石門子近傍清兵對峙,皇帝本人則親率第一近衛軍第一營、第二營避清兵眼,轉出復州路,更逼石門子守軍背后,于當晚發動襲擊。

  注:

  1、姚錫光《東方兵事記略》,見《中日戰爭》(1),第34頁

  2、上帝之鞭計劃:東齊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歐行動的代號。

  發生于1631年6月22日—1639年1月沙俄及東歐地區,該計劃由時任齊國近衛軍第1訓導官佛朗西斯科起草和指導,1629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玄奘計劃”,后于1630年12月改為“上帝之鞭”。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